高一读书笔记

时间:2024-05-17 08:30:23
高一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读书笔记1

月华如水,悄然浸满窗楣。捧起一本《红楼梦》,倚窗而坐,轻轻翻开书页,一处胜景映入眼帘,我悄悄地走进了书的世界……

迈入荣宁二府,浏览华贵的大观园,瞥见群芳的芳容与斗才,见证大家族的兴与衰。不知何时我被深深吸引,因其欢欢喜喜,因其悲悲戚戚。犹记得黛玉提着花囊,拿着花锄,在潇湘馆一般清泉流过的沁芳闸,用纤纤细手撒落花瓣,悲吟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书外的我为此紧锁眉头,多愁善感的女子,自命清高的黛玉,怎能不让人牵肠挂肚?

“哟,老祖宗,”王熙凤是人未到而声先闻,“我可想死你了!”精明的人儿带着甜甜的嘴巴一同倒在贾母的怀中,喜得贾母乐不可支。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胭脂里的英雄竟落得可悲下场!“露轩影,惆怅离情,落月成孤倚。”

“莺儿,送这个给林妹妹,倘不够,再来拿。”宝钗牵挂着黛玉的病,虽然黛玉对自己总是冷嘲热讽。啊,真不愧“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难得如此大气,难得如此宽容,不愧是我之最敬。“声声催,忆当初辉,新月几流星。”

眼前掠过睛雯撕扇子做千金一笑,宝玉称“姐姐”叫“妹妹”地哄,香菱痴迷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湘云“襁褓之间父母违”的身世与青石板上酣然的睡态……“一声弹,指浑无语,独自立瑶阶。”

有人看《红楼梦》望出了轮回的悲苦;有人亲眼见证了世代的变迁;有人为大家族的兴衰而遗憾心头。而我,同样如此,痴迷其中自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三生石前,黛玉得以甘露滋润,脱草胎成人形时,为报灌溉之恩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给了他,便也偿还得过他了……”故所谓“冷月葬花魂”,花魂是谁?是黛玉自比罢!她仿佛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看到了落花尽头穷途的幻灭。

《红楼梦》,我的心之所想,心之所向。我爱你把凡尘看的透彻,爱你把人物写得多姿,爱你把“荒唐”写得入木三分。一把辛酸泪,把我的生活也化作甘甜。正如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红楼梦》,我魂牵梦萦的世界!

高一读书笔记2

贾府最聪明的是谁?是贾母。

王熙凤的聪明在机关算尽,宝玉的聪明在儿女意淫,宝钗的聪明在审时心细。而贾母的聪明,却是岁月累积出的手段与经验,所历事物,皆是这些小辈不能比的。

贾母懂用人。黛玉处至贾府那章,以黛玉、熙凤、宝玉为重头人物,三人的外貌描绘不可谓不绚美,但对贾母,只一句“鬓发如霜的老母”淡淡待过,王熙凤是贾府明面上的控权者,贾母是暗地里的掌权者,许是这样的描绘方式更符二人身份:将贾府比作公司,贾母就是董事长,王夫人是挂名总经理,王熙凤是能干的副经理。贾母捧起王熙凤,使她有底气管理贾府,当一切琐事都被别人担去后,贾母自然乐得清闲。担在捧起王熙凤时,贾母绝不会将权利尽数交与她。琏二爷在与鲍二家的厮混被王熙凤撞见,王熙凤借着酒意哭闹到贾母那里,贾母半是安慰半是敲打的话语,让凤辣子暂歇下来。在贾母眼中,男人三妻四妾乃常事,倒是凤姐如此吃醋是不该。以至后来在王熙凤逼死尤二姐时,王熙凤最要瞒住的便是贾母的眼睛。

贾母懂欣赏。贾母是极富雅趣,也及时行乐的人。她通晓音律,知道水波会对音乐声有反弹的影响,便命乐师在水中庭榭演奏,自己领众人在远处吃茶赏听。此外,譬如领众人一同赏雪,譬如品茶口味,譬如房卧布置都可窥一斑。刘姥姥进入大观园,贾母也被这乡野之妇逗得不得了,这固然有找乐子的意味,但贾母的雅俗共赏使她疏风朗月的风雅里添了几缕人间烟火。

贾母懂预见。贾府里预感到不详命运的非迎春一人,贾母在元宵节时就已为元妃所制的“一拍就散”的炮仗心忧,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隐约觉察到皇家细微的态度转变,甚至她比迎春预见得更远:贾府之衰不可避免。

作者的精妙之笔在于,贾母面对贾府将倾的未来,选择的是及时行乐。一个在封建大家庭中的女子,一步步,到如今的老太君位置,各种艰辛,不必细想。可待到自己已尽可享乐时,已是暮暮老矣,及时行乐,不但有对剩下生命的享受度过,还暗含对自己的“补偿”心理。及时行乐而非政治贾府,实质是在集体利益中追求个人利益,愚昧与贪婪,也在这个聪明人身上展露无疑。

愚与慧,俗与雅,这是作者用笔之精妙,也是人性之精妙。

高一读书笔记3

五一期间,我阅读了《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初一下学期,我们在语文课本里学习了这本书里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是记叙了作者幼时七岁到十三岁在北京的生活。

《城南旧事》里人物有:英子(林海音的小名)、骆驼队的领队、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爸爸、妈妈、宋妈、英子的好朋友——妞儿、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着嘴笑的兰姨娘…… 这些人都陪过书中的小主人公——英子在一起,第一章里,作者介绍了骆驼,它们的神态、细嚼慢咽的动作,个个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似乎身临其境;第二章讲了说的是小英子和秀贞及妞儿之间的故事,小孩子的勇敢,小孩子的机智,让人回味无穷,宋妈、妞儿和疯子——秀贞,在惠安馆里,开始作者还以为秀贞是和她玩“过家家”,后来英子把她那块很漂亮的表送给了秀贞书中的“惠安馆”;英子记得,秀贞跟她说过,小桂子(就是秀贞的孩子)脖子后头正中间有一块青色的胎记,而妞儿的脖子后边正中间也有一块胎记,于是,英子带着妞儿去找秀贞,秀贞立马带着妞儿赶火车去了;因为那天下着倾盆大雨,英子发高烧,昏迷了十天。

第三章的题目很有趣,是:“我们看海去。”这是一个小偷儿跟英子说的,虽然我不喜欢偷东西的小偷,但是不知为什么,似乎是林海音的语言打动了我,我觉得这个小偷很好玩,很可怜,看到他被人家抓到的时候,好像一只老鹰在欺负一只小鸡,而且还要听着周围人的骂声。第四章题目就很明显了,题目是:“兰姨娘。”这章里讲的是德先叔和兰姨娘,德先叔是一个大学生,因为那时候要枪毙大学生,于是躲到了英子家里来;后来兰姨娘也来了,雇她的人家不要她了;后来,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第五章的题目也很新颖,是:“驴打滚儿。”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以为林海音要写驴怎样打滚儿的。结果不是;内容主要是,宋妈的小栓子死了,小丫头子不见了,宋妈很伤心,宋妈和英子在找小丫头子歇息的时候,看见有人买一种叫:“驴打滚儿”的吃的,那是把黄米面煮熟了,里面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很香;找不到小丫头子了,宋妈就骑着驴走了。 最后一章,就是课本里学过的,就不多介绍了。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里都表现出英子幼年的天真、童趣、可爱和善良。英子的世界一片纯美,她从不给自身的心灵上锁,什么人都可以和天真的英子成为好朋友。在 ……此处隐藏7952个字……放弃过梦想,曲曲折折,青年的时候一个机遇到了县城当上了记者,本师有才华的他以为找到了施展的人生的舞台,结果生活给他开了个玩笑,再次让他遣回农村,当时的背景在农村永远只有当农民的份,理想,抱负皆是浮云,也许上天觉得他应该遭受更多的苦难,在那个尚未改革开放的年代,农村的知识分子注定一路坎坷,一路荆棘,凤凰无法涅槃就会消失于视线。

爱情上他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极度迷恋他的美丽的农村姑娘巧珍,在家林未进城时,两人陷入爱河,被他抛弃后,伤心欲绝地与追求她的马拴闪婚,巧珍爱家林,家林也深爱着这个美丽的姑娘,可是思想上难以逾越的鸿沟,一个知识分子和文盲的爱情故事注定会夭折,令人叹息感慨。亚萍,一个县城上的播音主持,跟家林读书时有共同的追求,思想前卫的女性。两人也志趣相投,热爱文学,两人在一起谈古论今,阔论国际事件。在家林当记者时两人互相爱慕,可惜,家林被遣农村,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尽管她肯为他牺牲一切,事业,家庭皆可抛,跟家林回农村,但是他坚决不要,又是爱情悲剧!令人扼腕!高家林,令人心疼的年轻人,倔强,高瞻远瞩;巧珍,善良,美丽,善解人意,有炽热的爱;亚萍,爱浪漫,爱自由,有思想,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他们都没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纠结的爱情,痛苦的纠缠,最终无果,非常的心疼和不忍。

《人生》虽然是篇中篇小说,但里面的人物性格鲜明,俨然折射了改革开放前的一些问题。北方农村人的生活,思想他们虽然浅薄,封建,但始终还是善良单纯的。

一个饱受命运折磨的人挺起胸膛,一颗痛苦的灵魂,点燃在黑夜里……

高一读书笔记14

寒假,我读了学校里发的《红楼梦》选段,颇有点感受,于是就看了完整版的红楼梦,虽然限于寒假时间十分紧迫,根本无法看完,但我也有一点体会。

《红楼梦》的确伟大,,有那么多关于穿着打扮的描写,有那么多关于饮食花样的描写,有那么多关于装饰陈列的描写,有那么多关于亭台楼榭的描写??所有这些描写都随手拈来,刻画人物性格细致入微,不愧为作者增删十载、呕心沥血的结晶。

不仅如此,封建社会的那种等级关系也表达得十分清晰,入木三分。妻妾、嫡庶、主仆、男女等,其家庭地位、可支配收入、佣人数量等有着天壤之别,在贾府那个封建大家庭中,熙熙攘攘而又整齐有序,既说明凤姐治理有方,又表明那种封建等级制度的观念深入人心,管理者用这个去制度去管理,被管理着也服从那个制度。而恰恰就是这个制度,害死了书中的大部分女人,好在前四十回还没有死几个人。

关于宝玉的教育问题,在今天看来仍很有意思。奶奶疼爱自己的小孙子,本来无可厚非,但书中的贾母有点过于溺爱了。古时候有个说法叫“子以母贵”,在这里确切来说叫做“孙子以祖母贵”,贾母在贾府的地位当然是最高的,贾母疼爱宝玉,所以宝玉在家的地位也就很高,大家或者出于奉承或者出于自保,难免都要看贾母的脸色,于是宝玉在家几乎人人都哄着他,他高兴也好、任性也好,都没有人反驳他。

这个现象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也很普遍,好在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自主性大了许多,古时候就不那么自由了。书中的贾政有一次也偷偷地狠狠的打了宝玉一顿,结果被贾母骂了个狗血淋头,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况且这次狠打宝玉,本来就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仅凭贾环的片面之辞,歪曲了事实,宝玉本来心里就不服,再加上之后贾母给他的优厚待遇,更是一点作用都没起到了。由此看来,在家庭教育中,一人扮黑脸另一人扮红脸的作用不是很好哦。

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虽然女人的地位较同时代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内的事情主要靠女人来操持,以贾母为首、王夫人为辅、凤姐为主要执行人,大到元春省亲、小到每餐饭吃什么在那里吃等问题,都由她们做主。尽管她们的地位很高,锦衣玉食,供使唤的丫头、嬷嬷、小厮们成群,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有女性的活动范围都不外乎荣国府、宁国府这两个大院之内,日常娱乐活动也不过听戏、打牌、串门、会餐等,几十年如一日,也没有多少意思。

是啊,现在的我们何尝也不是这样呢。虽然时代变了,女人走出家门了,交通便利了,语言相对统一了,通讯和传媒发达了,网络进入家庭了,然而又有多少改变呢,我们仍然生活在相对以前大一点的小圈子之内,家人几个,朋友几个,常去购物、餐饮、运动的场所几个,常浏览的网站或玩的游戏几个,实质上跟过去没有什么区别,生活一样的单调乏味,一样忙忙碌碌或悠哉悠哉的过活,什么时候才真正变得丰富多彩呢?

关于薛宝钗与林黛玉,有些人评论时不免有些偏颇,过于抬高林黛玉而贬低薛宝钗。是的,宝钗是教导宝玉要读正经书、考功名、谋爵禄,这不能叫俗,当时的士大夫都是这样的,或者说主流社会都是这样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宝钗这样做了就过分的贬低她,黛玉没有这样做就很好云云。我觉得,宝钗是贤妻良母型的,所以以贾母为首的长辈都喜欢宝钗;黛玉是才子兼佳人型的,而且小时候就和宝玉青梅竹马,所以宝玉喜欢她,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说宝玉他们做的那些事情有什么好玩的话,无外乎“开海棠诗社作诗”了,要说他们整天在家玩,也没有玩出什么名堂,只有这一件事情还有些诗情画意的。而且各个姐妹的性情,也只有通过那些诗句才能够比较全面的表现出来,虽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些诗词的真谛,以前看过几次诗词赏析也没记住什么。要彻底理解这些东西,恐怕我现在这点语文水平是不够的了。

高一读书笔记15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好几本书,如《野性的呼唤》《悲惨世界》。其中,我感悟最大的一本书是《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这部脍炙人口世界名著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书中收藏了他创作的二十一篇幽默文章。其中,《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最大。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外乡人,为了报复赫德莱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送给赫德莱堡的一个人160盎司金元,相当于四万元钱,但他不知道当初是谁给了他 20 元钱和对他说了一句特殊的话。镇上的十九户人家都想出了那句话,都谎称自己给过那个人20元钱。其实这是一个圈套,那160盎司金元是假的。最后经州议会商定,将赫德莱堡改名,他已成为最最臭名昭著的小镇。

读完后,我陷入了沉思。那十九户人家为了得到那“ 4万元钱”,都谎称自己给过那个外乡人20元钱。赫德莱堡的人们在金钱面前都丢失了“诚实”,他们都不知道诚实比金钱更重要、更宝贵。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常撒谎。有一次,我偷偷的拿了家里茶几上的十元钱去买东西吃。爸爸发现钱“不翼而飞”了,立即来盘问我:“儿子,你是不是拿了茶几上的十元钱?”我结结巴巴的回答道:“没……没有。”那时,那十元钱已经买了零食进入到我的肚子里了。爸爸又问了两次,我很害怕,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小:“没……没有。”爸爸抓住了我的破绽:眼神不坚定,严厉地说:“这十元钱肯定是你拿的,如果不是你拿的,为什么你说话声音那么小,眼神那么不坚定?”我承认了。爸爸长叹了一口气,对我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不诚实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对别人撒谎过。

一个人不诚实,别人会看不起他;一个社会不诚实,这个社会会腐败;一个国家不诚实,这个国家将可能会灭亡。让我们都做个诚实的人吧!

《高一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