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11-30 09:51:02
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测量的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

实习目的 实习内容与要求 操作步骤与程序 注意事项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实习小结 成果表

实习目的

按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控制测量》课程教学的计划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须集中 5 周进行测量实习。目的: 控制测量实习《控制测量》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使同学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对提 高控制测量教学质量有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习,可使同学在以下方面的得到的训练和提高:

1.巩固和加深对控制测量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控制测量内、外业的作业程序;

2.“控制测量工程”的组织、实施;

3.“测、记、算”的基本功的锻炼;

4.对规范、资料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5.认识控制测量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

6.独立解决控制测量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7.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精神

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实习的项目:

徐州市铜山区指定测区控制测量

项目实习包括以下两个大方面的内容:

⑴ 平面控制测量(GPS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⑵ 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

任务量和采用的技术规定:

(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方案编制,GPS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以四 等 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起始点,设置首级四等附合或闭合导线 4条(共9km÷1.5km×4=24 站点),其下设置一级附合或闭合导线 4 条(共4km÷0.5km×4=32 站点) 作为加密网

A、小组任务及要求

① 共同完成一台全站仪的检验;

② 小组共同完成每个测站的所有观测与记录内容; ③ 小组对仪器应分工保管,责任到人,损坏、遗失按学校规定处理。

B、个人任务与要求

① 独立完成指定测区的四等、一级导线网设计;

② 独立完成四 导线和一级导线各一条的外业观测、记录; ③ 独立完成所测相应导线网的完整平差成果;

(2)高程控制测量【设计方案编制,水准测量】

沿老师指定路线,布设二等水准网作为首级控制,其下布设四等水准路线作为加密,也可沿平面控制导线布设四等水准路线,则部分导线点亦是高程点即平高点。

A、小组任务与要求

① 共同完成 S1 水准仪、水准尺的检验与校正,提交一份合格的检验成果表;

② 完成 4 条(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路线长度不少于 4×10km)二 附合或 闭合水准路线观测;

③ 小组对仪器应分工携带,照管落实到人。

B、个人任务与要求

① 采用光学测微法,独立完成一条二 等 水准路线 (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路 线长度不少于 10km)、一条四 等水准路线 (往返观测、附合或闭合路线长度不少于2km) 的观测,提交一份合格的成果,并负责记录、检查、整理完整的成果;

②独立完成水准网内业平差计算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

摘 要

本论文主要讲述我梦巴黎项目部金色家园二期工程的测量放线基本放线技 术和测量的基本概念, ,建筑施工放线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每项建筑 工程施工开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由于放线错误造成 的房屋错位,不能满足满足功能设施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施工放线是保证工 程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 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 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 测绘科学和技术(或称测绘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现代发展的一级学科。 该学科无论怎样发展,服务领域无论怎样拓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无论怎样增多 或加强,学科无论出现怎样的综合和细分,学科名称无论怎样改变,学科的本质 和特点都不会改变。 建筑施工测量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关键作 用。

放线;标高;控制线;弹线

1 测量技术

建筑施工放线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 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就是 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由于放线错误造成的房屋错位,不能 满足功能设施要求的现象, 屡见不鲜。 施工放线是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共同探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技术。

1.1 一般矩形建筑放线技术

1.

1.1 复核规划定点位置 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 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由规划技术人员到现场定位。但是规划定 位是根据理论值进行的。这与现场建筑物的实际位置可能会有差别。如果存在这 样的差别时,一定要复核、纠正。 20xx 年龙元集团负责的承接施工的某办公大楼工程,按规划定点放线,一 条长长的弧线错位 100cm,无法吻合。由于面积特大,相关尺寸多,用有关坐标 设计的理论有错误,设计图改正后,再规划定点,重新划线,与之相连的外广场 又不吻合,再所以需要综合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合适确定位置,历 时 10 多天完成。 然后再将控制点引出建筑物场外,保护好桩位。

建筑物轴线、

1.

1.2 建筑物轴线、标高的测定 第二步是测定建筑物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 角标高。(图一)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 桩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出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准确弹出 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如果 A?B 轴间 50

00,复核时应该是从 B?A 测量,再测 建筑物的总长与各轴线间相加是否吻合。 基础工程完成后,就可以向上引线。以后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 每层标高都设置一个。

1.2 常见异形平面建筑物放线技术

车库坡道为弧形,需要使用异形平面放线技术。

1.

2.1 弧线 确定一个或一段弧需要有圆心和半径。 但是若缺少圆心怎么办?采用弓高法 (微积分),宜州市政广场工程面层,其半径为 200 米,圆心在室内,无法确定, 只能求得圆弧上的两个点再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点后再分段求得另一个点,逐步 分下去,以微小的直线段组合成圆弧。

1.

2.2 圆心的引用 定位圆心在场地平整时尽可以应用,而挖土方时,或建筑往上升 ……此处隐藏6606个字……

4。 绘图。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此次实习,由于有了全站仪,在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后,测角量边的工作不用在用经纬仪测量,实习当中,确定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当中,直接得到水平角与导线边长。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表格当中,进行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调整,以及坐标闭合差调整,最后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及边长。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对于地物,碎步点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碎部点测量

观测时将全站仪架立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度。生成新的坐标系,将全站仪最准碎部点,测量得出碎部点坐标数据。

4。绘图:

将得到的坐标数据记录到图纸上,由专门的画图人员负责将碎部点连线成图。

五、实习心得:

为期五天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包玉刚图书馆及周围地段,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炎热的时节,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就是自己选择时间去做实习,所以我们起早贪黑,这样还算可以,不那么热。感谢老师!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土木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测量实习的,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也多亏了不同组的帮助,相互借鉴经验,使我们的实习顺利展开、结束。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五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结果提前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4)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六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图书馆,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时感谢老师的精心安排与指导!

《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