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瓜儿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瓜儿大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绕口令的韵味,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
2、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奏地说绕口令。
3、初步学说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说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难点: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奏地说绕口令。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冬瓜,听过绕口令。
2、物质准备:绕口令图谱,符号;西瓜队、冬瓜队的队旗。
四、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激发兴趣,引出儿歌。
——今天,有两支队伍要开始进行一场种瓜比赛,比比哪个队伍种的瓜儿大!它们分别是西瓜队和冬瓜队,这两支队伍接到这个比赛任务之后都在家里紧锣密鼓地种起瓜来,今天就是比赛结果揭晓的时候拉!它们都带来了自己种的最大的瓜。西瓜队看见冬瓜队的瓜之后伸出了大拇哥直夸奖说:“哇!你们的冬瓜真大呀”冬瓜队看见西瓜队的瓜之后也伸出了大拇哥直夸奖说:“你们种得瓜也很大呢”
大家看了两个队种的瓜之后,觉得两个瓜都很大,“西瓜大些吧”“我角色还是冬瓜大些”……大家猜来猜去,到底哪一队才能赢得这次种瓜比赛呢?
——答案就在我的儿歌《瓜儿大》里。
(二)通过图谱,学说部分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1、第一次倾听教师念绕口令,初步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听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呢?
——你能听清楚我儿歌里的每一句吗?
——这首儿歌听上去有很多字发音很像,比如说瓜和夸,念的时候舌头在嘴巴里绕来绕去,而且这首儿歌念的时候是有节奏地,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儿歌叫做绕口令。
——那在念绕口令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才能让你们听得更清楚呢?
2、第二次倾听,揭示图谱,初步学说部分绕口令。
——这一次你听清楚了吗?你听清楚了哪一句?(根据回答揭示图谱)
——都听清楚了吗?怎么证明你们都说对了?
3、第三次倾听,验证与补充完整绕口令的部分图谱。
——这一次我们要边听边看图谱,看看我们是不是每一句都听清楚并且说完整了。
(三)通过对符号、图片的观察与理解,进一步完整学说绕口令。
1、观察理解问号,萌发好奇心。
——咦?那到底是哪一队的瓜儿大呢?答案就藏在这个问号的后面。
——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偷偷地看,看过之后告诉大家,你发现的是冬瓜大还是西瓜大?(请2个小朋友)
2、观察理解图片,揭示结果。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呀?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今年瓜儿个个大!
(四)进行“种瓜”比赛,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
奏地说绕口令。
1、自主选择队伍,分队比赛。
——给你们5下数的时间,选择你想在的队伍坐下来,西瓜队坐这边,冬瓜队坐这边。比赛说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队伍得一个瓜,说错的就不得瓜,三轮比赛结束后瓜多的那一队为胜利队!
2、观看教师示范游戏,了解游戏规则。
——我们刚才比赛的时候是怎样念这首儿歌的?每一句都是轮流念的吗?
3、进行“种瓜”比赛,逐步挑战比赛难度,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
——第一次我们分西瓜队和冬瓜队进行比赛,西瓜队先开始,冬瓜队接。
——这一次我们请两位高手来进行比赛,其余的朋友在旁边听哦,看看哪一队说得好哦!你觉得谁说得好?哪里好?
瓜儿大教案2
活动目标:
1、 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guan)”,“夸(kua)”,“瓜(gua)”。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 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活动准备:
1、 图片:东瓜、西瓜若干。
2、 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各若干。
活动过程:
1、 利用传字游戏练习发准“关、夸、瓜”的字音。
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个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同样方法练习发“夸、瓜”字的音。)
2、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绕口令。
(1) 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绕口令。(听一听绕口令中有刚才我们传字游戏中的哪个字)
(2) 绕口令讲了些什么?(指点图片及文字标记引导幼儿讲述绕口令的内容)
(3)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到2遍。
3、 游戏练习绕口令。
(1) 幼儿分成西关队和东关队两队,用轮流的方式念绕口令。
(2) 念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一队就添上一个瓜。念错的一队就不得瓜。最后得瓜多的一队为胜利的队。
4、 教师与幼儿轮流练习,个别引导,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念对的幼儿可以为自己的小队添上一个瓜。
瓜儿大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活动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
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瓜儿大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guan)","夸(kua)","瓜(gua)",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各若干。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活动难点:发准易混淆的字音。
3.指导要点: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文、注意倾听、积极参与游戏,在看图文、玩游戏的活动中学会准确念读绕口令。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个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同样方法练习发"夸、瓜"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提示幼儿听一听绕口令中有刚才我们传字游戏中的哪个字)
(2)绕口令讲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到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提示幼儿念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一队就添上一个瓜,如果说错了,就不给瓜。最后,数一数、比一比、哪一队的瓜最多,就是胜利的生产队。)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令,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
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
五、
1.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游戏。
2.是否念准、念清楚易混淆的字。
六、活动建议
1.日常生活动经常与孩子玩绕口令游戏。
2.家长与孩子在家中玩类似游戏。
附:绕口令
瓜儿大西关队种冬瓜,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西瓜大,冬瓜大,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瓜儿大教案5
教案目标:
1、学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guan)”,“夸(kua)”,“瓜(gua)”,感知绕口令的韵律。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提高准确发音的意识。
教案准备:
1、磁性图片:冬瓜、西瓜各4个。
2、词性文字标记:“西瓜队,冬瓜队”各2个。
教案过程:
1、出示2个生产队的标记,初步感知东关队和西关队。
教师分别出示标记,告诉幼儿两个生产队的名称——东关队和西关队,并带领幼儿认读汉字。练习发准关字音。
2、教师将磁性文字标记和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带幼儿阅读绕口令。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磁性黑板上有什么?
教师朗诵绕口令。
教师:绕口令说了些什么?
帮助幼儿练习发准关夸瓜三个字的音。
教师指点磁性板上的卡片和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绕口令的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两遍。使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整的念绕口令。
瓜儿大教案6
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guan)","夸(kua)","瓜(gua)",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 、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各若干。
活动重点:
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活动难点:
发准易混淆的字音。
指导要点: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文、注意倾听、积极参与游戏,在看图文、玩游戏的活动中学会准确念读绕口令。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交代规则。
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个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同样方法练习发"夸、瓜"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提示幼儿听一听绕口令中有刚才我们传字游戏中的哪个字)
(2)绕口令讲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到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提示幼儿念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一队就添上一个瓜,如果说错了,就不给瓜。最后,数一数、比一比、哪一队的瓜最多,就是胜利的生产队。)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令,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
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拗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评价要素:
1、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游戏。
2、是否念准、念清楚易混淆的字。
活动建议:
1、日常生活动经常与孩子玩绕口令游戏。
2、家长与孩子在家中玩类似游戏。
附:绕口令《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西瓜大,冬瓜大,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瓜儿大教案7
【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东关队种西瓜
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注:此活动参考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在学习绕口令《瓜儿大》,儿歌中的“关、瓜、夸”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游戏传话筒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示范朗读并理解绕口令——练习混淆字的发音——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掌握得也不错。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